滑梯椅、钢管坡等奇葩公交座椅不断媒体质疑:

发布时间:2025-11-17 19:31 阅读次数:

  近日,有网友发贴吐槽,市区一处公交站台设计奇葩,座椅与候车亭分离,有些让人搞不懂为什么。

  从图片上来看,这个名为“大东江公园”的公交站点,整个候车区分了两部分,一边是遮阳遮雨的候车亭,原本应该装在雨棚下的座椅,却被安置在了外面。

  如此一来,如果遇到下雨天,躲在雨棚里就只能站、不许坐;而想要坐下来休息就只能去外面淋雨,不能两头占便宜。

  他们支持的理由是,好天气坐在外面不妨碍,下雨天没有座椅阻碍反而能容纳更多乘客候车。

  而且一班公交的等待时间通常不会太久,站这么一会也累不着,设计方应该是充分考虑到了雨天的实际情况。

  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网友们确实存在不小的分歧,各自的观点听上去也都很有道理。

  坦白讲,这两年,被吐槽的类似城市基础设施也很多,也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

  比如,如果我们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奇葩公交座椅”,就会看到全国各地发生的一些与此相关的新闻事件。

  例如,贵阳BRT“滑梯式”斜面椅,长沙黄花机场附近某站点用五根钢管弯成的坡面椅,珠海某站点更绝,干脆简化成两根钢管,一根当座一根当靠,中间能塞进个书包,被网友调侃 “让乘客练习蹲马步”。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把公园、火车站广场等地方的长椅加装分隔护栏,理由是为了城市形象“不让流浪汉占座”。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老百姓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就拿备受吐槽的贵阳市BRT站点的斜凳来说,凳子上方倾斜角度在45°左右,下方倾斜角度有30°至35°左右。

  据BRT站内的工作人员称,不只是一两个站内有这种凳子,而是贵阳市的所有BRT公交站内,都陈列了斜凳。

  1.短暂倚靠,减轻乘客站立的强度。2.避免乘客放行李占座,确保座椅清洁。3.防止乘客躺卧的不文明行为,避免影响城市形象。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在这些斜凳之外,还有很多正常座椅供乘客使用,再加上等待时间并不长,也能满足公众的候车需求。

  虽说如此,我们还是应该从根源上去反思一下,这些设计的初衷,真的是“便民”吗?

  从各地管理部门的回应来看,这些奇葩设计“防范”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便民”的目的。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所谓的”流浪汉”躺在座椅上休息合不合理,因为这个事确实很难辩论的清楚。

  我们想问的是,如果就因为想要防范一小部分人可能出现的占座行为,就大张旗鼓的影响到绝大多数人的正常使用,这是不是一种典型的本末倒置?

  而在舆论曝光之后,各地纷纷进行整改,这其中既有躲避舆情冲击的考虑,设计本身的不合理,想必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这就不得不说,与民生相关的这些东西,只要深入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去观察,才会设计的更合理。

  绝非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用一些绘图软件勾勾画画,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就能让群众满意。

  回到文章开头这个公交站点,笔者最初看到,第一反应也觉得很不合理,比如夏天坐上面不防晒,相当于晒日光浴。

  但细想一下,一些网友的观点也求尝没有道理,从日常实际来说,这种分离式设计,雨天的实用性确实更强一些。

  即便座椅被安置在雨棚下,真到了下雨天,乘客坐在上面腿脚反而容易被雨水溅湿,远不如站在靠里的位置更保险。

  注: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大家理性讨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电话

15845235212

AICoin官网

扫一扫,关注AI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