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反转青岛崂山国资出手盘活“杭州第一股”

发布时间:2025-05-22 01:37 阅读次数:

  

业绩反转青岛崂山国资出手盘活“杭州第一股”

  5月20日,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目药业600671))在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迎来复牌,正式结束了多年的“ST”生涯。这家曾被誉为“中药制剂第一股”的老牌药企,在青岛崂山国资入主后实现业绩“V型反转”,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公开资料显示,天目药业成立于1958年,1993年登陆上交所,是杭州首家上市公司。然而,头顶“中药制剂第一股”的桂冠,天目药业在上市后的三十余年,却走得异常艰辛。尽管手握铁皮石斛、薄荷脑等知名产品,但公司多次徘徊在退市边缘。天目药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控制权频频易主,因此带来的治理混乱等问题,让公司深陷发展危机,2020年至2023年天目药业连续出现亏损。自2020年6月起,公司A股股票更是被实施风险警示,并先后经历了摘星、带星、再摘星的过程。

  直到2023年8月,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成为实际控制人,才为这场资本“闹剧”画上了句号。汇隆华泽斥资超11亿元收购其29.99%股权,在崂山国资的助力下,天目药业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并在今年成功摘帽。

  天目药业之所以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是因为崂山国资在入主之后,迅速打出了“组合拳”:无偿豁免9000万元债务、提供超1亿元银行授信担保、成立“天目专班”全程护航重大决策……一系列输血举措立竿见影。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8.44%至2.17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524.58万元;今年一季度营收再增88.55%,净利润突破500万元。

  当然,虽然已成功摘帽,但天目药业仍面临挑战。其一,公司目前年营收仅2亿元规模,与崂山国资11亿元投入尚未形成匹配效益;其二,中药行业竞争激烈,创新研发能力仍是短板;其三,南北市场协同、产业链整合仍需深化。

  从天目药业这两年的动作看,崂山区已成为其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天目药业启动南北双中心战略:以杭州为基地巩固传统业务,在青岛设立北方销售中心,开拓山东及华北市场。2023年底,青岛天目山健康科技公司投入运营,铁皮枫斗颗粒辅之以药酒、熊胆粉等联名款产品迅速打开市场。生产端同步升级,黄山生产基地新增3条口服液生产线年产能翻番;研发端则与青岛本土企业合作,推出白花蛇草水联名款等新品。

  医药健康产业是崂山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成功“盘活”天目药业,对全区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是一大利好。下一步,如何借助“中药制剂第一股”天目药业的品牌之力带动整个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文章需要去做。据了解,天目药业目前正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新赛道,积极探索“中药+大健康”模式,加速向“研产销一体化”现代医药企业转型。期待这次跨区域国资纾困的“牵手”能结出更多硕果。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电话

15845235212

AICoin官网

扫一扫,关注AI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