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845235212
作为甘肃省交通建设的重点工程,康略高速公路项目于6月26日通车,这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将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畅通甘陕川省际通道、激活甘肃省陇南区域经济动脉贡献重要力量。这一刻如果把时钟的指针回拨,将能看到甘肃路桥隆源公司参与项目建设的那些平凡却又难忘的时光映像。
2023年冬,康略高速TJ3标关防山脚下,旋挖钻操作手常海发裹紧棉大衣,哈着白气钻进驾驶室。仪表盘瞬间亮起,经过20分钟的热车,各个运行机构试机正常,他对着对讲机喊出一句:“右幅10-1号桩,开钻!”这是甘肃路桥隆源公司桩基施工班组中最寻常的一幕,却也是这条高速公路诞生的真实注脚。
“这岩层堪比花岗岩!”在关防山大桥桩基施工时,旋挖钻班组遇到了黑云母千枚岩。钻头每下探一米,都要和岩层“较劲”数小时。班组长焦政带着班组试验了7种钻头组合,最后用“1.6米桶钻取芯+2.0米双层捞沙斗扩孔”的土办法,硬是把每小时进尺从0.5米提到了3米。
操作手钦焕清看着图纸岩层剖面图:“咱这不像钻水泥桩,倒像是玩金刚钻。”当首根22米深桩基完成浇筑时,混凝土罐车司机特意多等了半小时就为拍下桩基编号牌发朋友圈:“Y10-1,这是第32根岩层通关证书。”
在老庄大桥隧包桥架设现场,架桥机操作员陈昌旭猫腰钻过架桥机底盘,手里的卷尺量了又量:“后支架离隧道顶只剩10公分,得把横移轨道削薄3毫米。”为攻克穿隧架设难题,班组把架桥机拆成17个模块,在960米曲线隧道里“拼乐高”。
“运梁车进洞前先拜山神”成了班组暗语其实是检查隧道内8处突出岩体。技术员郑彤洋发明的“激光定位贴”,让40米箱梁穿隧就位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工休时,他们用粉笔在隧道壁上画满正字:“每片梁都是给大山盖的邮戳。”
2023年五一深夜,白河沟施工现场暴雨如注。洪水离临时支墩只剩20厘米时,安全员王博万脱下雨靴,光脚蹚进泥水里:“水位到我膝盖是警戒线,到大腿就必须撤!”班组12人用身体当水尺,在齐腰深的洪流中传递沙袋。
电工康贵生猫在漏雨的集装箱里抢修发电机,手电筒用胶带绑在安全帽上:“这时候停电,梁板就像豆腐泡水里。”天亮时,浑身湿透的班组成员围着稳固下来的架桥机,其他人找来壶热水,班组长王文军却先浇在设备液压阀上:“机器暖了,干活才不哆嗦。”
在寨子互通立交工地,30米箱梁架设遇横纵坡难题。大家在班组驻地围坐在自制黑板和柜子隔出的“创新角”里头脑风暴:运梁车司机马有生贡献了“半幅通道垫高法”,焊工杨亮画出可调节吊具草图。三天后,他们用报废钢板加工的“横移轨道支撑装置”,让箱梁就位效率提升60%。
这种“土智慧”随处可见用吸铁石改进的可移动安全限位撞尺装置、拿钢板焊接的横移轨道辅助滑动装置、给运梁车加装的“防溜车制动器”。桥机长薛成明的笔记本扉页写着:“班组创新不用高大上,能省半小时、多睡一觉就是好发明。”
当康略高速通车仪式的欢腾场景里,那些没有映照出的工具箱里磨秃的卷尺、改锥上缠的绝缘胶布、安全帽里夹的家人照片,都成了这条“云端之路”的特殊注脚。从关防山旋挖钻的岩芯取样管,到老庄隧道的激光定位贴;从暴雨夜抢救下来的支墩螺栓,到班组创新角铁皮墙上密密麻麻的改进草图正是这些沾着机油与晨露的平凡物件,垒起了穿山越涧的钢铁脊梁。
正如设备运营事业部负责人郑福寿在班组总结会上说的:“从2021年进场施工到项目通车,我们没造出惊世骇俗的超级工程,但自己公司负责的每片梁的接缝、每根桩的垂直度,都留着指纹的温度。”如今,当车辆驶过康略项目,经过隆源公司钉入大地的4500余米280根桩基和架设的6座大桥596片箱梁的伸缩缝时,那轻微的“咔嗒”声,恰似万千建设者隔着群山击掌相庆。这些隧道里的螺丝钉、山脊上的刻度尺,用最朴素的坚守证明:所谓天堑通途,不过是把百万个“毫米级”的认真,浇筑成新时代的通行证。(杨堃)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
传真:0253-85452231
电话:15845235212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西城区广达西路58号
ⓒ2013-2023 AICoin All Rights Reserved Cookie policy 备案号:浙ICP备10043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