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845235212
22日,2025届济南市大学生毕业典礼举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传英受邀参加。
2016年,大学毕业的王传英入职济南二机床。近10年间,他带领团队攻克40余项关键性技术难题,研发10余个国内首台(套)产品,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不仅是国家工业实力的直接体现,更关乎国家战略安全与发展全局。作为公司招聘的第一名博士,王传英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大型冲压生产线压力机主传动系统疲劳寿命问题,是我来到公司后的第一个课题。”他告诉新黄河记者,顾名思义,这个问题关系到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能否长时间稳定运行。
如何提升传动系统疲劳寿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结构设计、材料、加工精度等多个方面。项目初期,面对这一系统工程,王传英团队一度陷入困境。为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只能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和现场调研找原因和灵感。为得到准确数据,他穿着防油衣钻进压力机内,忍受着传动箱50℃以上的高温进行检查。
自2017年起,王传英带领科研团队展开了系统性的攻关工作。他们先后走访20余家终端用户,实地考察120余台设备运行状况,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了完整的故障数据库。同时,团队全面梳理了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组织召开了100余场专题技术研讨会,逐步锁定关键影响因素,并开展针对性改进验证。2023年底,课题成功结题,最终研发的解决方案使压力机主传动系统使用寿命显著延长5年以上,较原有水平提升达30%。
“科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要以世界科技前沿为靶心,持续突破创新,才能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王传英这样说道。
在行业内,生产效率是衡量大型冲压生产线技术水平的关键参数。“当时,冲压生产线个零件。”王传英称,要想进一步提高效率,就需要研发新型的专用送料机器人。这样会面临一个问题,机器人速度高、负载大、振动大,要想让机器人在高速大负载下稳定运行,就要设计新的构型,研发新的规划算法。
为此,济南二机床联合天津大学共同开发机器人构型。天津大学根据技术需求设计机器人构型,王传英团队负责工程图设计、算法开发和厂内测试。最终,由他们团队主持开发的冲压专用协作机器人将冲压生产线次/分钟,比行业最高水平提升2次/分钟。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全国首条氢燃料电池极板冲压生产线,实现了燃料电池极板由人工生产向全自动生产转变,生产效率由6次/分钟提高至10次/分钟,填补了行业空白。
22天完成吊装,105天完成调试,刷新我国高端冲压装备海外安装调试纪录。王传英曾率领团队远赴土耳其,为海外用户安装调试。“在海外工作了两三个月,当看到中国制造的装备安装在异国他乡的时候,每个人都眼含热泪。”他对当时的一幕记忆犹新。这不仅是因为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科学技术攻关既要在实验室攀登理论高峰,更需在车间夯实产业根基。”在王传英看来,车间是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攻克40余项关键性技术难题,成功研发10余个国内首台套产品。其主导研制的大型冲压生产线,装备了比亚迪、蔚来等国内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并出口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国产替代”再到“出口创汇”的华丽转身。
对于未来,王传英已经在心中绘制好了蓝图,一方面,聚焦大型冲压生产线的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方向,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推出多项国际领先成果;另一方面,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探索新工艺,开辟氢能装备、智能协作机器人等新赛道,为汽车工业转型提供硬核支撑。
传真:0253-85452231
电话:15845235212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西城区广达西路58号
ⓒ2013-2023 AICoin All Rights Reserved Cookie policy 备案号:浙ICP备10043327号